<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及中招政策新闻发布会
        作者:田秀忠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1-06-18 浏览次数:浏览

        (记者 田秀忠)6月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市教体局举行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及中招政策新闻发布会,市教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招生入学政策,回答记者提问,就家长们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

        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入学

        据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卫东介绍,我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由各县(市、区)教体局具体组织实施,局属初中学校招生由市教体局具体组织实施。我市从实际出发,根据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布局、办学条件、学位数量、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科学合理确定每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接收学生的区域范围。我市小升初招生实行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市城区分成147个片区,教育部门将统筹确定各初中学校当年的招生片区。

        按照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不得采取考试、评测或者委托校外培训机构采取考试、测试、面谈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的条件和依据。继续实行实验班年审备案制,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的名义掐尖招生。全面取消特长生招生。

        继续坚持公民同招

        尹卫东说,我市继续全面实行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参照我市去年招生要求,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全程接受社会监督。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对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注册入学,直接录取。原则上,民办学校的招生范围限于审批地行政区域;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确需超出审批地行政区域招生的,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可适当扩大范围,但不得跨市域招生。

        方便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据尹卫东介绍,我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健全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确保应入尽入。要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拒绝接收由教育行政部门分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坚持一视同仁,切实做好四统一(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活动),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严控大班额

        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薛建军说,我市按照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因校施策,严格控制和合理调整大班额、超大校额学校的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的班额,确保起始年级大班额零增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招生。建立健全学生准入制度,严把转学入口关,已达到大班额的学校或班级不得接收转学学生,坚决遏制借转学变相择校的行为,杜绝人为造成大班额。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教育部及我省相关规定,及时完成小学新生注册和初、高中新生学籍接续。严格落实学生人籍一致,籍随人走,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严禁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中小学招生划红线

        尹卫东说,每年市教体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排查并依法依规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或其他形式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各学校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宣传考试状元和升学率。

        中招政策五大变化

        据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张建彬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中招政策有五大变化。

        变化一:部分考试科目时间有调整

        我市中招考试部分科目的考试时间有所调整,需要考生注意。其中625日上午的语文科目,考试时间由原来的830-1030调整为820-1020,考试时长及分值不变。625日下午的化学科目,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640-1730调整为1650-1740,考试时长及分值不变。626日上午的数学科目,考试时间由原来的830-1010调整为820-1000,考试时长及分值不变。其他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不变。

        变化二:国际班面向本地招生

        从今年起,国际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面向本地招生,如面向本地未完成招生计划,可面向其他省辖市进行补录,但不得转为普通班招生计划。补录学生需经学校所在地和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上报省教育厅备案。

        变化三:民办高中优先服务审批地

        今年,民办高中招生政策增加坚持属地招生原则,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实行属地招生。地处县域的普通高中应在本县域内招生,地处省辖市市区的普通高中应在所在区或城区范围内招生,具体招生范围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确定。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实行公民同招,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应与所在地公办高中保持一致。

        变化四:中招政策性照顾对象有变

        今年,中招照顾对象在军人子女考生加分一项,增加一级至四级残疾退役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按照民政部、教育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的通知(民发〔2004〕第192号)要求执行的表述。同时,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专家人才特别是医疗卫生工作者子女中考加分政策去除。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奖励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不重复加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分录取条件,只取其中降分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不累计降分。各类照顾不累计计算,以照顾幅度最高的一项为准。

        变化五:市直考区、石龙区考区首次设置统招批次正录投档线和征集批次投档线

        为有效防止考生志愿过度偏差,保证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2021年中招考试市直考区、石龙区考区将设置统招批次正录投档线和征集批次投档线。对统招批次正录投档线、征集批次投档线以上的考生依次投档。统招批次正录投档线和征集批次投档线将在中招考试成绩发布后向社会公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